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访谈 >
领军诗意名城的时代歌者——访中山市政协主席
时间:2015-11-02 09:5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丘树宏,中国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著有诗集《隐河》、《选择季节》、《永恒的蔚蓝》、《风吹过处》、《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花地恋歌》等7部,社科、经济、文化类著作《思维洼地——一个文人官员的心路历程》、《和美之城:中山》等,曾任广东省珠海市体改委主任、香洲区区委书记、市委秘书长,中山市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领导职务,现任中山市政协主席。他在全国首创并实施“大城管=小城管+社区建设+城市经营”模式,得到广泛应用;首提广东省“人文弱势”概念引发大讨论;首倡“孙中山文化”概念并积极经营运作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广东省文化强省重要项目;发起并成功运作“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引起广泛影响,填补了国内空白。其诗歌歌《以生命的名义》2003年由中国作协、中央电视台组织专题晚会播出并制作VCD全国发行,影响广泛。其诗集《以生命的名义》获2007年度中国最佳诗集奖、广东省第八届和第九届鲁迅文艺奖;组诗《珠海,珠海》获诗刊社2008年征文特别奖;获《芒种》2008年度诗人奖、2010年度“郭沫若诗歌奖”、2010——2011年诗歌月刊中国实力诗人奖、广东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为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主题歌《世界潮流》,全国播出后影响强烈。其代表作有诗歌《以生命的名义》、《30年:变革大交响》、《共和国之恋》、《珠海,珠海》、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大型音乐情景歌舞《海上丝路·香云纱》等;被诗歌界誉为“时代歌者”。
序曲
这里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
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这里充满了诗意。
中山市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中国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一座“诗意名城”。也许并非是一种巧合,这座城市的重量级领军人物之中有一位诗人。
前不久,经“公益文化中国行”组委会的推荐,我走进这座城市,并见到了这位诗人。他的平凡和出众,他的才华和成功,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他是一个为这座城市的诗意文化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诗人。
“诗人主席”:领军诗意文化
这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多年来在国内外许多诗歌和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诗歌和文学作品,在中国诗歌界享有盛名。很多读者只是知道他是诗人,并不知道他很早就走上了这座城市的重要领导岗位。
他就是现任广东省中山市的政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著名诗人-----丘树宏。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不仅需要大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大文化的支撑。在城市与城市的文化竞争中,特别需要具有相应文化基础、文化战略眼光和文化统御能力的领军人物。丘树宏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建设主将的。
他是在这座城市里成长起来的诗意文化使者,曾多年在这座城市的市体改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重要部门担任“一把手”,因工作能力强和才华出众而较早走上了市级领导岗位,当之无愧的成为这座“中国诗意名城”文化建设的领军人。可以说,这是一座城市的幸运;也是一个诗人的幸运。
谈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近年来这座城市公益文化的发展,这位诗人主席满怀深情,如数家珍。
“根”与“魂”:城市的双优势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
一种难得的历史文化优势,和一种难得的现实文化优势,在美丽南国的中山市组合成一种“1加1大于2”的组合优势,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勃勃的诗意。
对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中山市来说,历史和文化发展到今天,这种“根”和“魂”,已经产生和发展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一种“根效应”和“魂效应”,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
虽然,在有些人看来今天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关注硬优势;但这却是我走进中山,从中山的城市变化、中山人的精神风貌中感受到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优势。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里都有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广场等等用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街路、公园或广场;但以中山为名的城市却只有这一座,因为这里是伟大的孙中山的故乡。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但能够充分认识这种历史文化优势,又能以大手笔来充分发挥这种历史文化优势,使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和来到这座城市里的中外友人,都能感受和享受到这种优势,却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在同中山市的诗人主席丘树宏访谈中,我越发感到,这种优势具有一定的独到性,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也是其他优势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城市:靓丽的立体诗
丘树宏虽然是这座城市里的一名重要官员,但他更是一位诗人,他无论在在哪个领导岗位上工作,都在写诗,都留下了一首首精美的诗作。
因为是诗人,他把诗歌艺术融入领导艺术,他把为这座城市增添诗意作为自己的神圣天职。
他是在用诗人的眼光来看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领导岗位对他来说是另一支“笔”,这是一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负有重大责任的神圣之“笔”。他深知这支笔的分量远远大于他手中那支写诗的笔。这支“笔”是需要他用智慧和责任来“写”城市的,在他心目中,中山市就是一首立体诗,他希望和期待这首立体诗,越来越精美。
他每天都在用心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脉搏。那些越来越美的街道和楼宇,在他的眼里,就像一行行精美的诗句。
填补国内空白:“中山杯”华侨文学奖
这是用孙中山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大型国际文化品牌。
这是一项在全世界特别是世界华人中很有影响的一项文学大奖。
这项文学大奖填补了一项国内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空白,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设立的中国首个华侨文学奖。
这也是丘树宏内心深处孕育多年的一个夙愿和梦想……
2009年的金秋,这个夙愿和梦想变成了现实。
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于当年八月在北京宣布向世界宣布正式启动,这被有文化远见的人称之为“一个划时代的文化事件正在破壳”。
这项具有国际文化战略意义活动,得到了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和各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中山籍华侨华人对这项活动积极给予资金支持。
在孙中山诞辰143周年的那天----2009年11月12日,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立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山市隆重举行。严歌苓、洛夫、张翎等重量级作家和许多华人华侨作家代表来到现场。时任中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丘树宏是这个颁奖仪式的主持人。他身着中山装,从这一奖项的幕后走到台前,庄严的履行了一项神圣的文化使命。
有在场的人评论说:“那一刻,丘树宏很中国、很华人、很中山。”
华侨文学奖的主题歌《华侨,中国侨》,是由中山籍著名音乐人李海鹰作曲,丘树宏作词。
2011年“辛亥百年”之际,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将再次启动,这届将外延扩展为“华侨华人”,主题是“华侨与辛亥百年”,以文学的样式展示一个民族不屈的抗争与崛起,荡气回肠的是血浓于水的赤子深情。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孙中山先生总是对华侨寄予厚望,称“华侨是革命之母”。在今天的世界上,华人华侨的作用无论是在经济界还是在文化界,都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中山杯”华侨文学将的设立,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着孙中山的文化理想。这个新中国成立60来设立的中国设立的首个华侨文学奖。
令人震撼:大型多媒体音诗交响
丘树宏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始终没有忘记一个诗人的神圣天职。
他以敏锐超前的创新意识坚持诗歌和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有大量的诗歌不断发表,而且还成功创作了多媒体大型音诗经典作品。
这是一种令人心灵震撼的现代的新型诗意艺术组合形式。
丘树宏创作的这类作品中,有两部是他经大量深入思考之后,积多年文化艺术积累的优势而形成的创作成果。这两部多媒体大型音诗之作,堪称经典。
一部是《大型多媒体交响诗----海上丝路》。
树宏说,中国有两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陆路的丝绸之路人们比较了解,但海上丝绸之路了解的人却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丝路缺乏像表现陆上丝路的《丝路花雨》那样影响巨大的文艺作品,从来还没有过一部完整表现海上丝路的作品。
他想填补这个空白和遗憾,因而创作了《海上丝路》组歌,并已先后在《南方日报》、《中国作家》、《侨星》、《香港时报》等刊出。组歌从苍茫远古写起,从海上丝路起始至唐宋明高峰,到明清海禁消亡,再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凤凰涅槃,时空跨度大;由序曲、四个篇章共16节、尾声组成,文本篇幅长,是首部全面表现海上丝路,非常适合舞台等形式表现的史诗式作品。为此他还专门写出了这部大型多媒体交响史诗的策划台本。
他希望能尽快找到能够合作的机构或有识之士,以多媒体的丰富多彩的图文音像史料等现代艺术手法,全方位展现蜚声全世界的“海上丝路”。他期待有机会采用包括歌舞表演、合唱等在内的音乐舞蹈史诗的舞台方式或制作成大型电视艺术片的方式来展示这部《海上丝路》的艺术效果。
他说写这部作品的目的,是想以重现海上丝路的辉煌,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雄壮有力的文化先声,以唤起广大国民的海洋意识,海洋自信,重振海洋雄风,固我广袤海疆,护我蓝色国土。同时,他想以诗意的方式呼唤,通过建设新时代的“海上丝路”,延续和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他创作的另一部大型多媒体音诗作品是《孙中山》,这部作品已在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在北京正式演出,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祝愿这部《海上丝路》在不久也走上舞台和银幕,让天下人共享。
香山人文:挖掘珍贵的城市文化资源
当人们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眼光深入到中山市的血肉筋骨和精神内核之中的时候,会追溯到一个名字的回声:香山……
中山古称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唐代这里就设立了香山镇,南宋时设立了香山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之后,为了纪念这位伟人,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983年12月中山县撤县建市。
这里人杰地灵由来已久,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香山人文。
丘树宏对香山人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思考已久,他深深的为之陶醉,并下决心要为挖掘和传播香山人文资源作出不懈的努力。
他的名片背后用中英文写着:“香山:一百多年前中国大陆文化走向海洋文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可见他对香山人文的看重。
丘树宏同香山人文有难得的缘分。从他1999年初任珠海香洲区委书记开始,就注意到了八百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香山人文,并投入精力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课题开始研究。2004年他从珠海调任中山工作,冥冥之中他意识到这是天赐良机,挖掘香山人文资源的一种神圣使命感油然而生。
丘树宏说,“香山的人文,不仅仅孕育了中山、珠海、澳门等地区的历史,还孕育了中国的近代史,甚至还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近代史始于广东,广东的近代史始于香山。”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他愈发认识到香山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延伸和升华。
“香山这一特殊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不仅仅属于香山,她还属于广东省,也属于整个中国,甚至属于全世界。”他强调说。
近年来,丘树宏一步步就此迈出扎实的脚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丘树宏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广东,离文化大省有多远》,文章提出中国的近代史始于广东,广东的近代史始于香山,并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香山人文”应该成为广东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
继而,他又撰写了《香山梦寻》《人文中山》等散文和论文,使孙中山和香山人文概念,作为一种人文的回归,开始在孙中山家乡中山市不断重入人心。
2008,丘树宏策划推出了一本名为《中山装——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香山人文书。书中解释“中山装”包含的“政治性”、“革命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更强调了中山装体现香山人文特点的“文化性”。
2009年,他又策划推出了更具影响力的战略举措,组织编撰出版了名为《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的著作。中国有几百条中山路,记录全国中山路的十集的同名记录片也同期拍成,丘树宏为此专门撰写了这部记录片主题歌的歌词《中山路》。
2010年1月2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的时候,由丘树宏创意、策划组织的“中山人在上海”人文项目,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门前启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考证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就出生在中山。头天在上海《新民晚报》显著的位置刊出了一份请柬,向上海市民及在上海的中山人发出参与“中山人在上海”人文项目新闻通报会的热情邀请,并希望能提供相关采访线索。这在浦江两岸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然那天气温很低,寒风刺骨,活动现场却挤满了自发前来的上海市民。人们终于知道,早在1851年,香山籍上海商人徐荣村就带着“湖丝”参加了第一届世博会即英国伦敦万博会,并获得了金奖和银奖。
如今,已经拍了100多集的《海外中山人》还将继续把镜头伸向非洲等地;继《中山人在上海》之后,《中山人在北京》、《中山人在天津》系列活动也陆续启动。
丘树宏希望通过这里人文主题活动,使香山人文能够带着崭新的时代特质走进当代人的心灵,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
孙中山:城市文化的第一品牌
2004年丘树宏到中山工作前的周日,他和家人专程去瞻仰了孙中山故居,并在心中深深的种下了孙中山情结。
2007年初丘树宏从从中山市委组织部长转任市委宣传部长。到任后提出的建设“八大文化工程”的第一个就是“孙中山文化工程”,使“孙中山文化”概念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丘树宏说:“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孙中山是中国的孙中山,也是全世界的孙中山。孙中山文化既是中山市的文化命题,也是广东命题、国家命题,甚至是世界性命题。”
中山市每年都在11月12日举行的孙中山诞辰纪念活动,这一活动在丘树宏的倡导下不断放大。从2008年开始,由孙中山纪念周、孙中山文化周,发展到孙中山文化节并上升为省一级大型文化活动。
2011年以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中山市联合国家、省有关部门与机构举办了“四大系列、十大工程、百大项目”,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侨乡大型演出、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李海鹰交响作品音乐会,纪念广场、纪念雕塑、大型纪录片、政论片、系列图书等举措的实施,使孙中山文化的影响力达到了高峰。丘树宏不仅是这些活动的总策划、总导演、总撰稿,还以他特有的魅力,积极为这些活动筹集了三千多万资金。
在这个夜以继日工作中,他还创作出了大型组歌《孙中山》,第一次从横的切面,全面表现了孙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和品格。组歌公开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诗歌代表团将其翻译成英语带往美国出席世界诗人大会,日本守口市则将其翻译成日文并列入纪念辛亥百年的项目。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在央视播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将《孙中山》中的“世界潮流”作为主题曲。
丘树宏撰稿并担任总导演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先后在广州、中山、北京演出,成为全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影响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2012年4月,交响音诗《孙中山》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全场播出,成为广东在央视播出的首场本土原创音诗。2012年8月,《孙中山》又以广东省文化走出去项目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出。
尾声
我在南国的工作室里写完这篇稿子的时候,恰逢2013年3月12日清晨,窗外鸟语花香。
这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弘扬中山精神,发展中山文化,把诗意中山打造的更美,是对这位伟人最好的纪念。历史不会忘记当代中山人为之所做的努力,当代中山人无愧于中山先生,无愧于中华……
作为一个诗人的丘树宏,走出了他的诗意人生之路。他是欣慰的。
作为一个中山人的丘树宏,为这座中国诗意名城,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他是问心无愧的。
让我们和这座城市一起记住他的名字,他的诗歌,他的事业。
从他的奋斗和成功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希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希望……